企业网络设计及构建方法:细致规划打造高效信息系统

在信息化日益深入的社会,企业网络的规划和构建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本文将从企业网络设计的四个层次出发,详细阐述如何进行企业网络设计及构建。

第一层设计:按网络业务和安全划分

企业网络首先需要按照网络是否连通、业务和安全要求进行划分,明确网络结构。一般来说,只有安全要求较高的单位才会这样做。以下以政府单位的财政局为例进行分析。

财政局通常分为财务专网和办公网两张网。为了保证数据安全,这两张网之间完全隔离。如果一个员工同时接入财务专网和办公网,则需要使用两台电脑。在弱电间需要配置两套接入交换机,核心机房也需要配置两套核心交换机和不同路由器,通过专线连接实现网络分离。当然,也可以利用VDC、VRF和MPLSVPN等技术实现网络隔离。

第二层设计:按大区域划分

在企业网络设计过程中,将一张网络划分为园区网、广域网和数据中心是必要的步骤。这时需要绘制整体的拓扑图,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。

以某公司为例,该公司租用了一家IDC提供商的机房,每个IDC约租20个柜子。机房内部又分为内外网,外网使用IDC提供的BGP线路,内网通过专线打通。数据中心互联则称为DCI。

第三层设计: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细化

对于数据中心和园区网,可能不在同一个地方。因此,这一步需要将每个大区域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细化。

例如,数据中心可以分为北京数据中心、天津数据中心等;园区网可以是总部、各分支单位等。

第四层设计:每区域内的网络设计

在完成上述三个层次的设计后,需要对每个区域内进行详细的网络设计。

  • 园区网:根据功能分为核心区域、广域网接入区、Internet接入区等。确定物理连接方式、逻辑连接方式以及选用何种技术。
  • 广域网:确定使用什么线路(裸纤、运营商专线或互联网VPN),采用哪种连接技术,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(BGP还是OSPF)等。
  • 数据中心:与园区网相比,数据中心更注重标准化。内部包括内网区域、外网区域、DMZ区域、运维区以及按照业务划分的区域。

案例分析

以下将结合实际案例,简要分析几种典型企业网络架构:

  1. 某互联网公司网络架构:

    • 线上业务:通过IDC机房提供网站、PP等服务。
    • 线下业务:员工上网、访问内网、文件共享等。
    • 数据中心:租用IDC机房的柜子,内部分为内外网。线上线下业务通过InternetVPN连接。
  2. 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络架构:

    • 采用环型拓扑连接各个节点机房,整个环网使用OSPF协议进行连接。
  3. 某商业银行网络架构:

    • 典型的两级数据中心结构,采用双活模式实现灾备。
    • 各银行分行、支行通过点到点专线连接至总行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。
    • 通过BGP和OSPF协议确保网络稳定性和冗余性。
  4. 某大型传统企业网络架构:

    • 两个数据中心托管在IDC机房,另一个备份站点使用云服务。
    • 所有办公区通过MPLSVPN和InternetVPN实现互联,实现冗余和负载均衡。
  5. 某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网络架构:

    • 机房分布在北京和广州,两地核心节点之间通过运营商链路连接。
    • 北京每个IDC机房连接到北京-core节点,实现负荷均衡和冗余。
  6. 某大学网络架构:

    • 老校区和新校区采用光纤和运营商专线连接。
    • 内部使用静态路由,简化网络结构。

综上所述,企业网络设计及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,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详细规划和实施。通过科学的设计和优化,可以打造高效、安全、稳定的信息系统,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